九游娱乐人民日报娄霄霄:叩问初心 记录时代

更新时间:2025-01-13 类型:公司新闻 来源:欧博ABG新闻中心
九游娱乐人民日报娄霄霄(右一),邀请大凉山“妞妞合唱团”的孩子们来北京录制国庆节MV,候场中的合影   大家好!我是人民日报记者娄霄霄。   今年是长征出发90周年,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,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那位战士,今年该多大年纪了呢?    视频中的老红军向轩,他7岁参军,参加长征时年仅9岁。另一位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孙景坤。那一年,党迎来百岁生日。在我们递出的采访本上,两位老人用颤巍巍的手,郑重写下对党的祝福。   而在2023年1月、2月,两位老人先后离世。我们的视频素材,变成了珍贵的史料。纵使满头白发,两位老人依然初心不改,赤诚如少年。他们,值得被记录、被记住,这也是我们进行抢救式采访的意义所在。   这些视频片段,来自于人民日报、人民网在建党百年之际联合推出的特别策划——“初心心愿”系列融媒体报道的主宣传片《你,为什么入党》。报道选取14位年龄跨度超过70岁的党员们,展现一代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精神。他们的初心故事,拍摄成14条短视频,并以两个整版的方式刊登在人民日报上。   那一年,在众多同题材作品中,这一作品获得了极大的关注。我想,因为有一个字引起了大家的共鸣,那就是初心的“初”。近亿名党员、近亿万颗“初”心,饱含信仰的基因,是党之所以伟大的密码。   5年前,我进入人民日报、成为一名融媒体记者。在此之前,我不知道融媒体产品可以玩出这么多“花样”——微电影、微纪录片、MV、H5、SVG、长图、手机游戏,等等。有几次在出差的时候,我在高铁站候车,一抬头,屏幕上正在播放自己参与的短视频。那一刻的惊喜,真的很难形容,特别自豪。   做出成绩的同时,我也在不断思考:在信息碎片化、注意力分散的当下,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传得广、留得住?   我想,答案仍是“初心”。   新媒体的新形式层出不穷,但技术归根到底只是载体,好内容、好故事永远是传播的核心。无论是千字之内的短文章,还是两三分钟的短视频,都是高信息浓度、高情感浓度的报道,要在短时间内触动内心深处,怎么才能做到?我们的办法是:回归初心,寻找情感的最大共鸣。   2022年,我参与了《中国新青年》系列融媒体报道。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我和人民网的同事一起,连续采访了冬奥冠军、大国工匠、女子导弹连和大凉山的支教老师,近距离见证当代青年的奋斗与拼搏。   难忘大山深处的女子导弹连。她们说,“记者都来了,得上点儿真格的呀!”穿脱防护服、隐蔽训练、野外搭建设备……她们轻松“拿捏”的任务,我试了一下,却特别笨拙。她们从之前的话务员、卫生员,憋着一股劲苦练,成长为我国首批女导弹手,从她们身上,我看到了军人的力量、女性的力量、青春的力量。   军人的初心是保家卫国,老师和孩子们的初心是什么?   在大凉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,我们采访支教老师、与孩子们朝夕相处,并拍摄微纪录片。在班会上,我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。一张张打开他们的纸条,一开始,我还是笑着念的,“想当女兵,想当厨师”,从第三张开始,我就哽咽了,上面写的是“想让爸爸活过来”……拿着纸条的手在抖,我换了一张又一张:有的孩子父母残疾、放学要去打猪草;有的孩子父母双亡,放学后要赶回家给弟弟妹妹煮饭,而她,才不过8岁。   短暂的几天相处非常难忘,告别时,孩子们每人给我画了一幅画,有的写着“娄阿姨,谢谢你”,但有个孩子写的是“娄妈妈,你什么时候再来?”那可能是我职业素养最差的一天,因为我又在镜头前卡住了,半天没缓过来……   她们的老师吉布小龙告诉我,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,敏感内向,尤其是女孩子们,辍学、早婚的不在少数。他自己创作彝语歌曲,尝试用音乐走近孩子们。这些女孩从不敢张口,到登台大声歌唱,笑容越来越灿烂。   第二年国庆节,我邀请妞妞们来北京录制MV,聊天时,我再一次问到她们的梦想,这一次,大部分孩子给出的答案变了,她们说,梦想是努力学习、走出大山、改变命运。那一刻,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、社会的力量、时代的力量。那一刻,我的眼睛又湿了。   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。在各位前辈老师的带领下,我也一直在尽自己的力量。屏幕上的这些海报,都是我入职报社后参与的一系列融媒体作品。   用初心,书写矢志不渝。《中国种子》讲述了5位顶尖种业科学家为端稳中国饭碗、维护粮食安全付出的艰辛努力。   用初心,点燃火热青春。《郭贵在贵州》致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,20年来,先后有50万年轻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奉献。   用初心,记录时代足音。《奇迹有密码》《中国梦 我的梦》《中国新青年》《命运与共》……所有这些作品,都在尽力将个人故事融入国家叙事,让宏大主题可感可亲,让党和国家前行的步伐清晰可见。   探索实践融媒体报道,挑战很大,困难也不少。但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变,我相信,身为一名党报记者,不变的永远是“初心”,这就是:眼里有光,脚下有泥,心中有梦,路在远方。(注:以上素材均由中国记协提供) 2022年,人民日报娄霄霄(中间)采访女子导弹连合影。 2022年,人民日报娄霄霄(左一)与奥运冠军李坚柔、嘉宾杨紫、人民网记者郑紫豪一起学习短道速滑,拍摄冬奥相关短视频